耽美电子书 > 校园耽美 > 第十亿次重生 > 始第二章 当太阳开始眨眼

五年前的那一天,全世界都莫名其妙地多云,繁忙的街道上行人忙忙碌碌,不知道是谁最开始疑惑地盯着天上。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停下匆匆脚步,同样疑惑地望着天空。

云层后面的太阳有些不太对劲,先是一上一下两个黑点凭空出现在太阳旁边,那黑点出现的瞬间,太阳甚至都微微一暗。然后,那两个黑点迅速向两个方向呈弧形延伸,两道漆黑的弧形环绕着太阳,形成了一道黑环。

最后,就在所有人地注视下,漆黑的圆环上下闭合,用两秒钟的时间,将太阳彻底遮挡。又用两秒钟的时间,完全打开。

如同人在眨眼一般。

一共四秒。

太阳第一次在人类世界之中消失了。

尽管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人们还是吓坏了。

太阳完全消失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一毫秒,可就这一毫秒的时间,几乎让整个世界停摆。

一开始,人们还以为是某些魔术师的恶作剧,或者是某些大国在地球轨道上展开了什么邪恶的武器。

但,这并不是。

伴随着各地天文台的证词,伴随着世界各地新闻播音主持故作镇定的声音,所有人都明白,刚刚那并不是恶作剧。那黑色的‘眼睑’真的在太阳附近。

然后,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

太阳的半径是大约七十万公里,而那道黑色的线条距离太阳最外层的位置大约也是七十万公里这么远。那黑色的如同‘眼睑’一样的东西哪怕是走直线,它也在两秒的时间内走过了一百四十万公里的距离。

而光速,也不过是三十万公里每秒。

也就是说,这黑色的‘眼睑’不管它是什么,它都有两倍光速以上的前进速度。

这意味着,物理学被颠覆了。

这对普通人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对于那些掌握了知识(或者说自认为掌握了知识)的顶级科学家来说,这一天,便是末日。

他们亲眼看到了超光速运动。

‘眼睑’会以固定的频率眨动,这个频率大约是每三小时,三分钟,三秒,三毫秒……一次。

诡异的是,这个数据无论你用何种设备去测量,无论你在哪里测量,无论你的精度如何,你的设备永远都是这一连串的3。

无论是谁设置了那个黑色的眼睑,他都在用这种方式昭示着他的傲慢。

那一天,很多人都疯了。

那一天开始,科学家的自杀率居开始高不下。也许是逆火效应,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信仰在一夜之间被推翻,却又无力证明头顶上那巨大的眼睛是假的。

不过,很快,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

每一次眨眼,都会从太阳上发射出一道高能电磁波。

这道电磁波向地球方向扩散。

最开始,天体学家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能量爆发而已。可是很快,一些信息专家发现,这道高能电磁波之中,竟然压缩着信息。

并且这信息非常简单,可以被轻易解读出来。

“第一,这个宇宙所有的生命都源自主宰的一次大规模的生命试验。”

“第二,只有唯一的智慧物种允许留在这个宇宙,其余智慧物种将会被彻底消除。”

“第三,这个宇宙所有的生命将会有共同的机会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意义。”

末日通知书,或者有人优雅地将其称之为瞳之书。无论这是什么,这一次,全世界真正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

谁都没能想到,各种预言之中的末日将会以这种方式到来。而更加恐怖的是,此时的人类甚至还没能见到任何一个外星人。可所有人都知道,宇宙之中那只巨大的眼睛,绝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某个强大的存在对整个宇宙文明的宣判。这也许,正是传说之中宇宙的主宰。

如何证明自己种族存在的意义,这变成了所有人研究的新课题。

更先进的科技?这不可能,地球人甚至都没能离开地月系统,能有什么先进科技?

更先进的文化?如何做?人类的思考对于整个宇宙的主宰而言真正有意义吗?那个能够抹杀整个宇宙文明的存在真的在意吗?

绝望在整个人群之中扩散,自杀率不断上升,战乱地区不断扩散。

末日尚未降临,却已经来到。

转折发生在三年前。

三年前,人类的好朋友,也许是宇宙之中最友好的种族,沃弥尔人,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至善人通过太阳的眨眼施放出的高能波动找到了地球,作为最先对宇宙末世做出反应的种族,沃弥尔人在整个宇宙之中寻找到那些甚至无法离开自己星球的可怜种族,并且将大量外太空探索技术带给他们。

伊莎贝拉当时在欧洲北方天文台工作,她最先截获了至善人放出的信号,并且将地球的坐标告诉了至善人。

在偌大的宇宙空间之中,太阳释放的电磁波动非常微弱,至善人虽然拥有非常先进的科技,但想要找到这个波动的精确位置依然十分困难。幸好有伊莎贝拉,她将地球的信息传递给了至善人。

伊莎贝拉将沃弥尔人翻译为至善人,她说:至善人不忍心看着地球人甚至都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挣扎,便被宇宙之主抹杀在地球上。

至善人说,他们的舰队抵达地球需要三年的时间,他们需要地球人合理利用这三年的时间。于是他们提供先进的科技,整个地球科技瞬间爆发;他们又让人类获得了如同超能力一般的虚空辉光——一种宇宙之中


状态提示:始第二章 当太阳开始眨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