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不想在京里动这些小心思。那供粮供米的功劳,如何抵得过踏平达虏王廷,如何盖得过他在场上的战功!他才是亲临战场的皇子,周王兄在关内伴着娇妻美妾安逸度日,顶多只记个辅佐之功,怎能与他相比。
退一万步说,就真是皇兄为难他了,在九边领兵的各府勋贵外戚皆是他外祖家世代联姻或提拔扶持过的,还怕提几千军马要不来该要的粮饷装备么?
这一趟出关,他要凭本事大胜几场,与他那位好兄长夺一夺军权、人心……
八月底夏税粮草运到京师,王师亦结束整齐。齐王不顾亲王之尊,与一众将领同样穿着锦衣御甲,辞别了前来郊送的天使,策马疾驰出京。
第242章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战事虽开在边墙之外,征丁、征粮、发徭役修路等事都要由关内各府州官员主持。杨大人提前接了圣旨,要往大同监军,陕西巡抚之缺改任了户部右侍郎卢弦,杨荣离开后不久,这位新巡抚便到了汉中。
卢巡抚身材略有些肥胖,却行动如风,性情也雷厉风行,进了陕西后便一刻不停地来汉中参拜周王。
桓御史与汉中府上下官员将他迎入府城,一行直接进了周王府。
卢巡抚见礼之后,便拱手请示:“辅国公李、成国公周等率军自大同出关,直插草原。因秋日正是草肥马壮之际,达虏亦常有进犯之举,彼乘马纵横边墙之外,极易察探到我大军征发痕迹。故军中常欲敛迹行动,若生火炊食则有炊烟,易露行踪,请殿下安排各地供粮官员备下可供大军潜行时食用的熟粮。”
他是负着圣命而来,不光巡抚陕西军民二政,也要帮着周王担下供应军中粮食之责。
也是因汉中富庶、粮产丰足,担得起这重任,若换了陕北诸府,便是给他们个宋时也亦不出汉中这些沃土和繁华水道。
周王轻轻应下。
西北军中常供煎饼、炒面、炒米、石子馍一类干粮,再加些腌菜、肉干、风鸡、鱼鲞,便足供大军食用。只是领兵的勋戚所用总要更精致些,更别提还有他二弟齐王这位皇子在——
周王数年不在京,忆起齐王,还是个天真散漫的小少年模样,意气风发地跨马挟弓,颇有其母的将门风采。
他还曾羡慕过二弟那份潇洒之态,而今他自己踏遍九边,久驻外省,少年时那点向往之意早散尽了,倒是十分欣慰弟弟能有机会踏出边墙。那道长墙虽然挡住了草原上虏寇侵袭,却也挡住了朝廷大军与百姓出关之路,将一片水草丰美的佳地划给了虏寇。
若还能收回来,若还能收回来……
周王念着那里能建多少马场,养军马、放牧牛羊……想着想着,不觉就想到一头牛能犁多少亩地,牛皮可做机器上的传送带,绵羊一年可剃几斤羊毛,纺作多少毛线,又能产多少羊肉和羔羊……
他虽然主管军事,但在汉中府衙对面住久了,看多了舅兄他们研究百姓生计,也带得他极熟悉民政上这些事了。
周王意识到自己走神,蓦地扬首,收回心思,点头说道:“本王这便修书致山、陕两地府州,令各地准备粮秣。至于出关后可用的、不需加热的吃食,本地倒是多产鱼、肉罐头,筹粮时也可以此代替干肉之类。”
罐头不如干肉轻便、容易运送,可吃着更软和,易下咽,不须多饮水。出关后更缺少蔬菜,带些腌菜罐头对将官军士都有好处。
——肉也能做罐头了?不怕坏了么?
卢大人很是诧异地问了一句,周王含笑不答,回头吩咐内侍:“中午把咱们府上的罐头取来热一热,请卢巡抚品尝——宋先生与府中诸官也在本王府中用膳罢。”
卢弦自然要谢恩,桓凌、宋时也连忙领着下属们起来谢过周王邀约。
卢巡抚之前没顾得上宋时,行礼谢恩时正好与他撞上,便开口直说:“正要请宋知府多备些精炼的无名异。你那药既能消刀剑之毒,又能消水毒,到草原上不便生火煮水时,正可用此药。”
户部有文书在他行李里,回头他叫人取来交给汉中府。
只是这采买的银子他并未带来——
宋时略不在乎地摇了摇头,含笑答道:“国事当头,岂还乎药银早到、晚到些?宋某必当以战事为重,定不负朝廷期许,大人之命。”
卢大人叹道:“老夫本该支给银钱,只是大战在即,国库先往军中拨了操训费、开拔费,我却是两袖清风来此。那银子也只能等到收秋粮、杂税的时候,你们汉中府自己截留了。”
其实这样截留,也是给汉中府留一些私下运作的方便。
户部当年可是连皇上扣着周王的婚事要钱都敢不给的,如今竟给他放了这个空子,宋时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了,又谢了卢侍郎一回。
他思忖着要不要给卢侍郎些回扣,却见这位大人温和地说:“不必客气,边军粮药医药都要托付你等地方官筹措,更有征兵诸事,朝廷既委以重任,又怎会不给地方留足银钱?”
光供粮一项,那罐头之类就够贵的了。他在京里买过南方来的玻璃罐头,一罐糖水荔枝的价抵得上酒楼吃一餐了。若非为尝尝家乡风味,他都舍不得买那东西。
大军出关后,月供的肉罐头也得数百千斤,摊到各府州头上亦是一大笔支出。
这个钱也还得地方上稍微垫一垫。
周王也赞同地说:“那玻璃瓶是贵些,白铁的便便宜。”
不过汉